海外华人即使远离家乡, 平淡生活,依然义无反顾地留在加拿大的真实想法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发达国家工作或移民,即使过得平淡,远离亲友,甚至偶尔倍感孤独,仍然义无反顾?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类热帖,讲述了大家为什么来到国外读书或工作后最后决定留下生活。小V摘选整理了一些海外生活中最常见的说法,也许从他人的心声中,大家会感受到海外游子最真实的想法。
 
平安喜乐
出国留学前我也是一门心思打算回国的,出国后再和国内对比才变得不想回国,也有同学是更加坚定了回国的信心,每个人各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心态,不能一概而论。题主可以抱着一个开放的心态出国,体验了再做决定才不会后悔。·
金钱方面的对比就不说了,大家说了很多,不过如果真的在国外不开心,金钱并不能左右一个人的决定,毕竟人赚钱就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适开心的,最多只是延迟回国的时间而已。
主要在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方面我举几个例子:
两年前我去九寨沟旅游,已经避开了黄金周但是刚好大家都想着要避开黄金周,所以反而赶上很多人的一天。在排队等景区内的旅游车的地方已经放了蛇形栅栏,不过前面的人是直接走到蛇形栅栏外面形成了一个扇形等着旅游车过来。
 
我刚好排在栅栏出口,旁边一个带小孩的家长刚好把他三、四岁的孩子放在了我前面。车门一开后面的人就开始往前挤,而前面的人尤其是五大三粗的小伙子故意挥舞着胳膊肘。后面的人一推我就快要踩到那个孩子了,于是我用全力拉着栏杆,大声喊后面的人不要挤,前面有小孩子,然后叫那个家长赶快把孩子抱起来。
 
期间我被后面的人推得够呛,前面和旁边的人也几次差点打到我,那个家长抱起孩子,连看都没看我一眼,就趁着我把后面的人堵住自己上车了。而上到车上有些人从后面挤过来坐下一个人把一排的位置都要占住,我也不想多说了……
 
我没有很多机会回国,回国一般也很少接触陌生人,这两次是我近几年仅有的主动去帮助陌生人的经历,不是我专门挑出来黑中国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况,得到的是相同的冷漠。而在西方社会这就是鲜有发生的,大部分人都是不冷漠的,乐于助人的。所以我更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社会。
 
匿名用户
总之,现在国内对人才的态度仍然是"既要马跑的快,跑的远,又不让马吃草",还是用"吃的是草,挤得是奶"来要求人才。就是要求人才单方面对你输出,榨取人才的手艺与脑力。
 
不仅仅是体制内,体制外的企业等等也存在着类似弊病。展板上还在宣传科学家的家里寒酸,沙发多处塌陷,没有电器还卧病在床,这不是品德宣传,这是在让人才望而却步。
 
如此环境下,面对国外机构开出的相对的高薪高福利的工作,你觉得这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见识过世面的高级人才会怎样选择?答案不言自明。(仅限于真正的人才,出国混日子的在国外也找不到好工作)
网上新闻说某某高校教授,上课骑自行车穿布鞋艰苦朴素,然后一群网友在下面留言“这才是真正的教授真正的知识分子”。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了。我敬仰那些不为物质所禁锢的大师,但是我不希望国家和国民是这样看待人材的。节俭是美德,不是规定,清贫更不应归为美德。我希望兢兢业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们能够家庭美满,名利双收,受人敬仰,而不是默默无闻,清贫艰苦。只希望现状与人们的观念能够转变,祝祖国越来越好。
 
提提
阻碍我回祖国的原因很多:
1. 房价:不是富二代的外地人,但户口在北京,在国外赚10年美元,我也怕是赶不上国内北京房价呼呼呼上涨的速度。在美国能按揭买一栋喜欢的house,如果回北京我妥妥的homeless了,买不起房子。美国只要待够两年以上,credit比较好,贷款买房子首付可以付很低,一套30-40万美元的带车库前后院的独立屋对于中产收入来说完全没问题。北京我之前租住的5环一居室实用面积38平米,一平米6万多,总价240万,现在应该更贵了。相比之下,居住环境差距太大。
2. 雾霾太严重,天天看北京朋友发的雾霾朋友圈,在美帝的我看了都抑郁了。看看facebook的创始人Mark在天安门长跑,多少人关心他的肺,让他赶紧回美国去。我不想吸霾。
3. 国内对于青年科研人员待遇太低。中科院博士毕业助理研究员待遇税后7000多,属于月光。好在之前有副业,不然真的要靠喝西北风。现在在美国每年攒下的钱比之前在中科院的年纯收入要高。
4. 维多利亚秘密这样的内衣品牌全美国妇女在用,我自从买了维秘的bra,把之前从国内买的都扔了,维秘bra差不多48美元,和国内质量好的bra价格一样,但材质和舒适度差的太多。卫生巾不用担心有荧光粉。
5. 不用担心地沟油。
6. 不用把人生一多半的精力消耗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勾心斗角中。
7. 不用担心30岁以后仍然单身,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8. 人少,心情舒畅,不用哪里都人山人海排队消耗生命,拍旅游照片不用等半个小时找没人的背景。
 
石石
谢邀!回答这个问题压力好大。自己是回国了,其他很多同学没有选择回国。自己又每年见证工作室的几百名学生出国,不回国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很难有一个特别严谨的概括。
 
那么,既然受到了邀请,我就专门从艺术&设计的留学角度,总结一下经验吧,只挑选那些共性的问题来说吧,说的不妥之处,请其他海龟指正:
 
为什么我的同学和学生很多不回国:
 
1.工作机会不平等的比较
一般来说,留学移民国家的朋友回国的比例很低。虽然白人的国家,机会的确标榜平等,但实际上,华裔的上升空间一般只能达到中产阶级的中上层,再向上,就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隐形天花板”,高层的机会大多向白人倾斜。举个栗子,我的同学H,在全美第二大室内设计公司干的非常出色,但从设计总监一级向副总裁晋升时,尽管业绩是最出色的,却公司却选择提拔了一个成绩略逊的白人男性。所以,她回国发展。但很快就又回了美国,并最终定居美国。她的原话是:美国的确存在着隐形的机会不平等。但国内的不平等却是公开的,炫耀的,甚至会将这种机会的不平等当做一种值得自豪的资本,甚至成为谈婚论嫁的谈资。实际上,在国内成为年薪1500K以上的中高层,机会远少于美国,你的天花板基本在1000K就停止了。否则你必须选择加入创业型公司,而中国创办公司的人普遍习惯画饼,而不是一份扎扎实实的工资单。
 
2.工作氛围的比较
国内的工作存在着某种泡沫和浮躁的氛围,老板肯于踏踏实实办好企业的精神很少,我调查过身边的留学党,对国内公司最喜欢的口号和最讨厌的口号是什么,分别是:企业文化与产品是核心竞争力 / 野蛮生长。好的公司的BOSS应该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而国内的现状是一般BOSS都是销售,不是向客户销售,就是向投资人销售,反正是很少聚焦于公司的本质的。还是拿定居英国的K同学举个栗子,她没有回国,而是选择了留在英国(不要受很多不靠谱的流言影响,英国移民不简单,但机会也并不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几乎大多数中国籍同学都有创办自己工作室或公司的想法,然后大都回国了,其中大约一半进行了尝试,当然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实际上,创业是非常难的事情,K说他见过的具备创业素质的设计师百分之一都不到,但总喜欢用口号包装欲望:不是为了设计改变生活,而是为了尽快不择手段的投机赚大钱,还美名其曰实现个人价值。创业总是需要积累的:阅历、经验、心态等等。K回国和我聚会,发现,还能谈谈生活、设计和艺术,大概只有康石石这类老友七八人而已,剩下同学,在各种词汇的后面,只有一个字:钱。
 
3.生活的比较
坦白来谈,在国外留学归来,一般会倾向选择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不是出于虚荣,而是设计、艺术、教育等资源集中在这几个城市,去别的城市很难学以致用。但,令人嗔目结舌的是房价,不可思议的房价。虽然出国留学的同学家庭条件一般来说,还是不错的,但大多数同学还是有自尊心的,觉得既然工作了,理应自己谋生。但在美国,一般设计专业的学生最多工作5—7年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住房。美国人不买,是因为他们很少牺牲度假等额外花销,但华裔还是房子第一,很省俭的。可如果回国呢,在北京买上与洛杉矶同样的住房,再降低一下标准就是四环边上的国内的两室一厅,也至少20年,这还得不考虑将来孩子的培养成本和牺牲最起码的生活要求。物价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这个可以举个栗子:我的学生L去年回国帮我带了一块手表(LONGINES,约15K),并感谢在工作室求学时,对他的照顾(最终拿到了南加大建筑设计的每年2万刀的奖学金),送我一个COACH手包,但今年海关的税又涨了。而我比较了一下款型,如果我买的手表加上L送的手包,至少比国内高40%,当然物价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品质问题。我说的品质不是指高要求,而是要求不要有毒、不要是假货、不要买了坏东西,但客服永远在占线状态。也不希望查一点点东西,看到的都是竞价排名,而打过去电话,至少90%都是骗子。
 
果冻
这种事情完全因人而异,因人而异,因人而异
有能力,可是没钱没背景,这种人适合在国外。即使靠自己,买个车买个房,生个孩子养条狗,基本都可以实现。倒不是说国内就一定混不出头,只是难度加大数倍。
 
如果家里有钱有背景,做同样的事情,国内方便很多,那为什么不回去?所以大家其实都是在选择简单模式,避开困难模式,只不过不同人对简单和困难的定义不同。
 
任何国家都有美好和黑暗两极。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对于小编个人来说,
是的,我喜欢这个友善包容的国度。喜欢这里相对简单坦率的人际关系,自由自尊更自我的惬意生活;喜欢这里趋于完善的社会体制处处透露着“以众生为本”的丝丝暖意——人与动物和平共处,残障人士也因极尽体贴的公众设施可以自信出行;喜欢不分长幼尊卑公平讨论抒发想法的言论自由;喜欢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之见礼貌的小细节,哪怕只是最平常的开门或让路的小事儿......所以,如果有机会,来加拿大感受一下吧!无论去与留,这都会是影响你一生的精彩阅历,有益之旅。

感谢您对远播VPEA的关注!

资料下载

顾问老师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更多留学资料可与顾问老师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