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才极有可能成功?

进入教育行业以后,因为工作原因,我有幸走访过几十个尝试教育改革的创新案例,对比过不同情境下学生们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后来创业做C计划,自己也会做讲座、工作坊、在线课程,更深刻的体会到教育的不易与深邃。今天,想和你分享一点我的思考。

大学毕业几年后,我决定转行做教育。触发这个决定的,除了一直以来的兴趣,还有这样一件事。那好像是我的印象中,第一次以旁听的身份坐在教室里,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在讲着一篇我现在已经完全记不起来的课文。由于实在无聊,我有很多时间去观察,有学生在发呆,有的在看课外书,有的在小声说话,有的看手机偷笑,认真听课的没有几人。这或许都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但那一刻却深深的触动了我,头脑中有个盘旋不去的问题:老师,以及其他的成年人,真的有权利浪费别人的生命吗?

 

进入教育行业以后,因为工作原因,我有幸走访过几十个尝试教育改革的创新案例,对比过不同情境下学生们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后来创业做C计划,自己也会做讲座、工作坊、在线课程,更深刻的体会到教育的不易与深邃。今天,想和你分享一点我的思考。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大问题

谈论教育的时候,眼前的小问题总是很容易被人们关注到。孩子能考上哪所学校?这学期某门课考了几分?会背诵几首唐诗?得到老师的哪些夸奖?参加了几个兴趣班?

 

然而更重要的问题却常常被忽略:当下以及不远的未来,社会和个人面临着哪些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和教育有什么关系?

 

看看我们成年人的世界。

 

在个人层面,很多人面临着精神世界的匮乏。

 

终其一生都:

 

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性格、优缺点、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人生的目标。刘鑫在江歌被杀的那夜之前,或许从没想过,自己在重大事件中会如何抉择。很多人用最恶毒的话语、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攻击出轨的明星、虐待小狗的人,在替天行道的过程中,可能也没有深刻的思考过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边界是更合理的。很多人考研、考公务员、结婚、离婚、成为房奴/孩奴,可能也没搞清楚这是不是想要的人生。

 

不能主导自己。丧剧之王《马男波杰克》里的马男总是处在自我厌恶和否定的状态,总向自己发誓,不要再伤害别人,要少喝酒,少浪费时间,要去跑步,要把握自己的人生。但他从未做到。元旦忙着定计划,圣诞忙着做总结的很多人们,或许从不敢比对计划和总结。或许每个人,都该先学会和自己和平相处。


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的女主,如果没被丈夫抛弃,在50年代的背景下,可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有独立思想的脱口秀演说者。在困境中突破自我的人们值得被敬重。但难道一定要遭遇巨大的伤害才能绝地逢生?在任何环境下,人能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呢?而一些应试教育的受益者,可能看到自己得到了高薪而稳定的工作,却忽略了自己有可能失去了兴趣爱好,失去了在不确定中不断探索和创造的勇气,失去了无数更好的可能性。

 

 

在人际层面,很多人很难建立信任、亲密、持久的关系。婚姻的意义是什么?友谊的价值是什么?能不能和父母和解?婆媳、妯娌、同事、师生间的矛盾是否难以避免?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动人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如此少见,而什么都不相信的犬儒主义变得如此盛行。

 

在社会层面,很多人很难应对当代的问题和冲突,也很难应对未来的挑战。

 

社会问题存在于各个领域。公司招不到称职的人才,环境污染和饮食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官僚和学术尤其腐败,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缺乏社会责任甚至违法的企业比比皆是。如何分析问题的原因?如何积极采取行动?很多人想不到分析的思路,也找不到应对的办法,更没有行动的勇气或决心,流于网络上的谩骂和讥讽。

 

社会冲突撕裂着不同的阶层和身份。过去的一年中,陕西孕妇跳楼后家属和医生的冲突升级,湖南16岁学生刺死老师,红黄蓝某幼儿园老师针扎幼儿,大学生李文星疑被传销组织害死,于欢刺死辱母的催债人。这些冲突发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普通人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事件?如何避免类似的冲突再次发生?

 

而未来的挑战来自于信息化和全球化。谷歌研发的阿尔法狗(Alpha Go)阅读了大量棋谱,击败了人类围棋界排名第一的柯洁;随后开发的阿尔法元(AlphaGo Zero)不依赖人类玩家的信息,快速战胜了所有之前的阿尔法狗系列。机器替代流水线上的工人早已实现,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也会取代不少律师、会计师、精算师等脑力工作者。另一方面,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可能感受到了中西方在思维方式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做代工和小商品的中国企业也感受到劳动力更低廉的东南亚国家的挑战。

 


这些问题,是教育的责任吗?应该等它们发生以后再去解决?还是通过好的教育预防这些问题?

 

这些确实不仅仅是教育的责任,制度和文化更难逃其咎。但这些问题和教育都有密切的关系,成年人总是容易忘记这一点。

 

以高考为目标的应试教育,能否让孩子建立起经过审慎判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有没有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有没有激发孩子的潜力?有没有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能否让孩子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能否让孩子应对信息化时代的诸多挑战?是否培养了孩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如果学校和家庭教育没能完成这些责任,甚至起到了反作用,把孩子自学的权利都剥夺了。我们又怎能指望接受了应试教育的孩子在成年之后,面对种种困境,就可以逃过抑郁症、逃过青年迷惘、逃过中年危机,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人生的逆转,促进社会的和谐?

 

就像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 Most Likely to Succeed)(2015)上所说的,过去的几十年中,名牌大学毕业生就意味着好的工作,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情况很可能并非如此。当学历不等于能力的时候,当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教育资源的时候,面对信息化时代对个人更高的要求,高学历也会被社会淘汰,中产也将不再意味着稳定。

 

如果我们对这些大问题缺乏思考,我们的孩子很可能会因为我们的无知,成为最直接的受害人。

 

有可能的出路

现在的教育制度没能跟得上快速变化的社会,没能有效预防和解决日益激增的问题,还有出路吗?

 

出路,或许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转向培养能力和品质为主的教育。这包括但不限于:

 

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创造力(Creativity)、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简称4C,为核心的软能力/soft skills

 

品质:自信、毅力、勇气、求知欲、思想开明等

 

这时候,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依然重要,但它们不再是筋骨、而只是血肉。知识被重新组织起来,为能力和品质服务,为解决问题服务。当知识真正被活学活用的时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更加深入,但也可能牺牲掉一部分知识性内容,例如少学了几个方程式、少记了几个化学公式。

 

《极有可能成功》提出了一个实验性的可能出路。这个影片纪录了High Tech High(简称HTH)这所发起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学校的教育方式。这是一所没有分科教学、没有教科书、没有学期考试的学校,没有特殊的生源(公立免费学校,随机抽签入学),大学升学率却达到98%,平均成绩比本地区高10%17年间,它的模式复制到13所学校,涵盖小学到高中。HTH主要运用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的方式,学生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为了完成项目,需要应用跨学科的知识,侧重培养核心的能力和品质。

 

虽然上述数据并不能说明这些学生就能更好的在未来社会生活,但影片希望展现的是这种教育方式对人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影片记录了刚入学的9年级的2个新生班,在古雅典课程中的学习体验,核心展现了两个孩子的成长和变化。由于HTH的老师有极大的教学自由,两个班的项目并不一样。

 

A班的老师组织了大量苏格拉底式研讨会,通过讨论、诘问和写作的方式,探讨古雅典时期的制度和文化,然后由学生分组自编自导自演同主题的戏剧,并和现代巴基斯坦社会联系起来。这个故事核心展现了一个小姑娘从内向羞涩,成长为自信的团队领导者的过程。

 

B班的任务是分组研究文明从兴起到衰落的原因,提炼出背后的理论,然后运用物理学知识,用齿轮、木板等工具,分组制作展板,来反映文明兴衰的理论。最终各个小组的展板和一个大转盘有机的结合,形成一副美妙的、运动的图景。这个故事核心展现了一个男孩开始时非常自信,却因为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导致小组没能及时完成任务。学期结束后,他又用了四周假期的时间,重新研究并完成了项目。影片中的老师和一些镜头也试图告诉我们,这样的个人成长绝非个例。学生们的专注、反思和成长,是影片关注的焦点。

 

这自然不是唯一的尝试。在欧美,有各种形式的探索,从STEM教育(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可汗学院,到各种形式的课堂改革。在中国,也有应试教育之外的诸多尝试,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梳理了很多案例。比较典型的像是冬青和大车老师作为家长在11年前开始创办的日日新学堂,在借鉴和摸索的基础上,关注孩子本身的成长。

 

当然,不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形式并不都是好的,我也见过不少偏激的、狭隘的、违反人性的教育探索。这些创新的教育项目,往往也面临诸多挑战,曲折前行。而且,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也不全坏。但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目标并不相同,给孩子带来的改变也不一样。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判断呢?不以高考的分数为主要标准,还能够评价这些教育探索的好坏吗?这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之一。

 

怎么评价学生的软能力和各种习惯或品质?这种评价当然是可行的,但确实比考察记忆知识要难得多。需要不断探索这样的评价体系,现在也已经有一些成果,有选择题形式的测试,还有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例如针对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CCTST),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即设计SATGRE,托福等考试的机构)初步研发的测试,思维能力测试(Thinking Skills Assessment,简称TSA,被用于牛津剑桥等高校部分本科专业招生前测试),美国批判性思维协会(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ty)设计的针对阅读和写作的测试。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即PISA测试)在2015年也开始尝试测试学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简称P21)对学术和实践领域的研究,针对合作能力,会评价小组和个人的任务产出以及沟通技巧,有时会辅以录像等手法;针对沟通能力,会借鉴商业领域的电梯游说测试法,以及医学、媒体领域的评价方式;针对创造力,则可能会从发散思维、产品评价和自我评估三方面进行评价。

 

当然,上述评价在中小学中的应用还很不成熟,但在出现完善的体系之前,每个老师和家长,只能抱着高考的大腿么?

 

有时候,我觉得人们过于迷恋以测试为标准的评价体系了,而忽略了更核心的:孩子本身,他们的兴趣、感受、思想和变化。

 

当老师和家长们焦虑,不看分数,怎么知道孩子学到了什么?这时有没有反问过自己:你有没有通过平等的沟通和真诚的关怀,去了解过孩子?

 

孩子喜不喜欢TA现在学的东西?有没有让TA充满热情的事情?TA对世界充满好奇吗?TA关心社会和他人吗?TA喜欢提问吗?TA了解社会、学校和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吗?TA对这些事情持有什么看法?TA评价是非对错的标准是什么?TA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关系?TA用什么心态迎接新的一天?TA所接触到的资源是否丰富?质量高不高?这些资源丰富了TA的眼界,还是限制了TA对自我和世界的探索? 为了解决问题,TA做出过哪些尝试?……

 

很多时候,或许是与孩子间的交流太肤浅、或许是关注孩子的侧重点有偏颇,成年人和自以为熟悉的孩子之间,并没有发生深刻的连接。当我们放下焦虑,用心关注孩子本身,关注那些分数之外更重要的问题,就更可能区分,什么是更好的教育。

 

批判性思维

既然教育应该从单向讲授知识,转变为以培养能力和品质为主,但如果全方位改革的学校这么少,如果应该培养的能力有那么多,作为家长或者一个普通老师,可以怎么办?

 

我觉得一种有效的方式,是从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入手,因为这个能力和其他能力密切相关,更基础,更重要。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有关思维的能力和品质,决定人应该信什么和做什么。这是一种独立的、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虽然它与感性并不矛盾。

 

它有三个关键词:不懈质疑、多元意见、理性判断。它也是在西方有两千多年积淀,数十年学术研究的、具体的思维方法。它让我们把思考和判断的过程显性化,看到自己和别人哪里出了错、哪里应该被改进,最终帮助人明智决策、解决问题。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明智判断,能帮助人改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而批判性思维也要求人们有挑战权威的勇气、对解决复杂问题有耐心和毅力、要有开明的思想、有好奇心和谦逊的态度。

 

所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撬动其他能力与品质的便捷之路。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普遍没有培养这种能力,反而更可能打压孩子的质疑意识与好奇心,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家长,提供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也需要更多的教育官员、校长和老师,意识到提高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当然,也需要直接面向孩子的课程。任何年龄段的人,只要有学习和改变的意愿,接受恰当的训练,思维能力也会明显的提高。这就是C计划的初衷。

 

无论时代怎么改变,无论挑战变得多么艰巨,这种明智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铁饭碗”。它塑造着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也影响着这个社会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文章摘自网络,略有改动


感谢您对远播VPEA的关注!

资料下载

顾问老师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更多留学资料可与顾问老师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