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才极有可能成功?

进入教育行业以后,因为工作原因,我有幸走访过几十个尝试教育改革的创新案例,对比过不同情境下学生们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后来创业做C计划,自己也会做讲座、工作坊、在线课程,更深刻的体会到教育的不易与深邃。今天,想和你分享一点我的思考。

大学毕业几年后,我决定转行做教育。触发这个决定的,除了一直以来的兴趣,还有这样一件事。那好像是我的印象中,**次以旁听的身份坐在教室里,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在讲着一篇我现在已经完全记不起来的课文。由于实在无聊,我有很多时间去观察,有学生在发呆,有的在看课外书,有的在小声说话,有的看手机偷笑,认真听课的没有几人。这或许都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但那一刻却深深的触动了我,头脑中有个盘旋不去的问题:老师,以及其他的成年人,真的有权利浪费别人的生命吗?

 

进入教育行业以后,因为工作原因,我有幸走访过几十个尝试教育**的创新案例,对比过不同情境下学生们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后来创业做C计划,自己也会做讲座、工作坊、在线课程,更深刻的体会到教育的不易与深邃。今天,想和你分享一点我的思考。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大问题

谈论教育的时候,眼前的小问题总是很容易被人们关注到。孩子能考上哪所学校?这学期某门课考了几分?会背诵几**唐诗?得到老师的哪些夸奖?参加了几个兴趣班?

 

然而更重要的问题却常常被忽略:当下以及不远的未来,社会和个人面临着哪些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和教育有什么关系?

 

看看我们成年人的世界。

 

在个人层面,很多人面临着精神世界的匮乏。

 

终其一生都:

 

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性格、优缺点、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人生的目标。刘鑫在江歌被杀的那夜之前,或许从没想过,自己在重大事件中会如何抉择。很多人用**恶毒的话语、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攻击出轨的明星、虐待小狗的人,在替天行道的过程中,可能也没有深刻的思考过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边界是更合理的。很多人考研、考公务员、结婚、离婚、成为房奴/孩奴,可能也没搞清楚这是不是想要的人生。

 

不能主导自己。丧剧之王《马男波杰克》里的马男总是处在自我厌恶和否定的状态,总向自己发誓,不要再伤害别人,要少喝酒,少浪费时间,要去跑步,要把握自己的人生。但他从未做到。元旦忙着定计划,圣诞忙着做总结的很多人们,或许从不敢比对计划和总结。或许每个人,都该先学会和自己和平相处。


怎么评价学生的软能力和各种习惯或品质?这种评价当然是可行的,但确实比考察记忆知识要难得多。需要不断探索这样的评价体系,现在也已经有一些成果,有选择题形式的测试,还有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例如针对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CCTST),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即设计SATGRE,托福等考试的机构)初步研发的测试,思维能力测试(Thinking Skills Assessment,简称TSA,被用于牛津剑桥等高校部分本科专业招生前测试),美国批判性思维协会(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ty)设计的针对阅读和写作的测试。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即PISA测试)在2015年也开始尝试测试学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简称P21)对学术和实践领域的研究,针对合作能力,会评价小组和个人的任务产出以及沟通技巧,有时会辅以录像等手法;针对沟通能力,会借鉴商业领域的电梯游说测试法,以及医学、媒体领域的评价方式;针对创造力,则可能会从发散思维、产品评价和自我评估三方面进行评价。

 

当然,上述评价在中小学中的应用还很不成熟,但在出现完善的体系之前,每个老师和家长,只能抱着高考的大腿么?

 

有时候,我觉得人们过于迷恋以测试为标准的评价体系了,而忽略了更核心的:孩子本身,他们的兴趣、感受、思想和变化。

 

当老师和家长们焦虑,不看分数,怎么知道孩子学到了什么?这时有没有反问过自己:你有没有通过平等的沟通和真诚的关怀,去了解过孩子?

 

孩子喜不喜欢TA现在学的东西?有没有让TA充满热情的事情?TA对世界充满好奇吗?TA关心社会和他人吗?TA喜欢提问吗?TA了解社会、学校和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吗?TA对这些事情持有什么看法?TA评价是非对错的标准是什么?TA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关系?TA用什么心态迎接新的一天?TA所接触到的资源是否丰富?质量高不高?这些资源丰富了TA的眼界,还是限制了TA对自我和世界的探索? 为了解决问题,TA做出过哪些尝试?……

 

很多时候,或许是与孩子间的交流太肤浅、或许是关注孩子的侧**有偏颇,成年人和自以为熟悉的孩子之间,并没有发生深刻的连接。当我们放下焦虑,用心关注孩子本身,关注那些分数之外更重要的问题,就更可能区分,什么是更好的教育。

 

批判性思维

既然教育应该从单向讲授知识,转变为以培养能力和品质为主,但如果全方位**的学校这么少,如果应该培养的能力有那么多,作为家长或者一个普通老师,可以怎么办?

 

我觉得一种有效的方式,是从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入手,因为这个能力和其他能力密切相关,更基础,更重要。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有关思维的能力和品质,决定人应该信什么和做什么。这是一种独立的、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虽然它与感性并不矛盾。

 

它有三个关键词:不懈质疑、多元意见、理性判断。它也是在西方有两千多年积淀,数十年学术研究的、具体的思维方法。它让我们把思考和判断的过程显性化,看到自己和别人哪里出了错、哪里应该被改进,**终帮助人明智决策、解决问题。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明智判断,能帮助人改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而批判性思维也要求人们有挑战**的勇气、对解决复杂问题有耐心和毅力、要有开明的思想、有好奇心和谦逊的态度。

 

所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撬动其他能力与品质的便捷之路。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普遍没有培养这种能力,反而更可能打压孩子的质疑意识与好奇心,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家长,提供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也需要更多的教育官员、校长和老师,意识到提高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当然,也需要直接面向孩子的课程。任何年龄段的人,只要有学习和改变的意愿,接受恰当的训练,思维能力也会明显的提高。这就是C计划的初衷。

 

无论时代怎么改变,无论挑战变得多么艰巨,这种明智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铁饭碗”。它塑造着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也影响着这个社会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文章摘自网络,略有改动


感谢您对远播VPEA的关注!

资料下载

顾问老师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更多留学资料可与顾问老师索取!